近日,区院未检科被省院推荐成为最高检未检办“全国未成年人检察工作联系点”。据悉,此次省院共向高检院推荐四家单位成为联系点,其中1家市级院,3家基层院。此次区院未检部门能够上级院高度认可,从10余家单位中脱颖而出,主要做法有:
一、领导重视,硬件到位
长期以来,院党组高度重视未检工作,不仅选派精干力量参与未检工作,还以建设新大楼为契机,投入资金,成立用于心理干预治疗的“淳风工作室”,建设了专门的未检办案场所。尤其此次申报联系点过程中,但在院党组的正确领导下、兄弟部门的大力支持下,仅用十天时间,独立编制的未成年人检察科即顺利通过区编办审批,为审批打下坚实的基础。
二、工作扎实、亮点突出
未检工作需要整合社会资源,区院积极引入企业、律所等社会力量,设立了南京市首家管护教育基地,以基地为基础,与省民盟合作设立全省首家黄丝带观护帮教中心,将帮教工作延伸至服刑结束直至顺利回归社会。出台《高淳区院管护教育基地接收辖区外管护对象若干规定》,积极融入全市未成年人犯罪预防一体化工作格局。联合有关单位,探索并完善对农村困难、留守儿童的关爱帮困平台,注重对服刑人员未成年子女的关爱,对该类群体实行经济援助、心理疏导、生活帮扶等“三位一体”的帮助,确保其享有与其他未成年人一样的权利。探索以共建单位为基础,建立覆盖全区的大预防格局,先后与团区委、民政、教育局、社区等单位联合开展预防宣传活动,打造覆盖全区的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格局,有效降低未成年人犯罪率。
三、因材施教、成绩斐然
近年来,未检科干警结合关工委老同志力量,在未成年人犯罪案件办理过程中,坚持“教育为主,打击为辅”的方针,同时把工作重点放在帮教过程中。针对不同的帮教对象,采用个性化帮教、真情关爱的方式,注重整合社会力量,取得良好效果。截至目前,共帮教涉罪未成年人21人,4人家属特送来锦旗致谢,4人回校复读、5人考取大学,5人实现再就业、创业,未发现重新犯罪情形,2个案例分别入选江苏省人民检察院向社会公布的八起未检典型案例、南京市人民检察院向社会公布的六起未检附条件不起诉典型案例,多次在省、市、区工作会议上作经验交流。
同时,区院未检立足工作,积极加强研究,撰写信息,三年来,未检部门共参与撰写全市调研课题3个,其中已经完成的2个课题均获奖,在市级以上刊物发表调研文章5篇。今年以来,未检部门已撰写信息50余篇,简报、情况反映4篇,其中被省院未检专刊采用3篇(全省共3次专刊)、市院采用简报1篇(全市共4期)、情况反映1篇,市院处室网页采用40余篇。